听说,投资人开始投“土项目”了
“我投了以前看不上的项目。”
听一位AI投资人讲,他最近投了一个“土项目”,搁以前看都不会看,但如今却觉得“真香”。他投了一家城市供热管理系统服务商,通俗讲是用AI控制暖气水管温度,概念勉强算是当下最火的AI与能源的结合,但本质上还是传统生意——靠创始人跟各地方供热单位长年合作关系,稳定拿单,体量不大,但公司现金流、营收都为正。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个例,结果问了周围一圈投资人和FA朋友,发现这已经成了圈内共识。
一位医疗FA也深有同感。他透露,投资人现在只看估值便宜、利润为正的项目,这也倒逼FA迎合投资人的审美,下沉到产业链最隐秘的角落,挖掘那些原本没人愿意触碰的“土项目”。
他分享了手里最火的一个医药中间体项目,可以简单理解为“制成一个小药片,除了有效成分之外,剩下部分材料的制造商”,技术难度不高,但市场需求大且稳定。因为生意传统,利润空间不大,这种项目通常不在VC/PE的射程范围内,本身也能自给自足,不需要外部融资。
如今这种“土项目”反而被投资人集体看上了,甚至fancy的美元投资人也在内。“投资人眼睛都亮了”,前述FA坦言,这个项目之前从来没接触过资本,突然被投资人团团围住,创始人还以为遇上了骗子。
上面说的项目“土”,并非是真的土,而是一种与过往投资审美的“反主流”,是一套在投资范式彻底转变之后,与美元风投时代截然不同的新标准。
这类项目大多不是明星项目,小而分散,属于细分赛道中点对点的投资机会,加上几乎没有对外PR,少有头部大机构加注,但深受垂类小机构的喜爱。
总结下来,这类“土项目”的画像大多如下几个共性,但不限于此:
• 年利润千万级别
• 技术壁垒不高,但有稳定客户,续购率高;
• 回报天花板有限,所处细分赛道规模20-30亿。
• 创始人大多属于埋头苦干的“老黄牛”,很少销售出身,基本都有大厂背景,跨越过至少两波周期;
• 项目的市场声音小,没怎么接触过资本;
• 投资人拼个人圈子挖掘,FA缺席;
• 估值好谈不贵
为了硬要份额,做了3个月免费咨询
有趣的是,上述“土项目”交割,通常靠的不是FA,而是投资人的“软磨硬泡”。
别看“土项目”不起眼,想投进去也不容易。不是因为同行抢项目,而是创始人并不想跟VC分羹。毕竟只是小本生意,小富即安即可,少有主动融资的意愿。
为了“硬要份额”,投资人使尽浑身解数。
“钱”是上牌桌的先决条件。不过前文也提到了,一般看得上这类“土项目”的大多是盘子不大的垂类小机构,所以靠砸钱打动创始人这一招不现实,财务投资人还是讲求性价比,最好能花小钱办大事。
有财务投资人惯用的手段是抱住CVC产投一起攻坚,让产投打前阵,给订单、给资源,,先“教育”一下创始人,建立对资本的信任之后,财投再谈相对容易一些。不过,创始人也不傻,产投能带来订单和资源,合作一下无妨,但财投想拿份额,还是要亮出硬实力做交换。
对于产业话语权相对弱势的财投来讲,认知和信息差是仅剩的突破口。
“我们投一家公司之前,要先把行业扫一遍,行业趋势、通病有哪些、怎么规避,竞争对手的打法是什么,适不适合我们,现阶段的问题是啥,哪些是我能和创始人交流的。”这也需要投资人提供的信息足够有效。
“我们行研的颗粒度越来越越细了,今年投委手都特别紧,既要又要还要,必须把赛道里所有公司都覆盖到,但凡漏掉一家,投委会就认为你工作没到位,否定你的项目以及之前所有的努力,这倒逼着投资人必须足够专业,尽善尽美。”财务投资人感叹,现在赚钱真没之前那么容易了,总归要“回归商业本质”。
因此,财投只能靠“投后服务前置”来打动创始人。“为了求份额,我免费给项目做了3个月企业咨询,帮他梳理行业、财务三大表、市场竞对分析,甚至公司内部高管和员工治理,我都帮他想到了。”
从投资人对“土项目”的付出不难看出,大家变得越来越务实了,俗称“不装了”。
一方面,投资项目标准越来越务实。
“我现在投资逻辑就两个,要么技术创新,团队踏实,蓝海市场,有标杆客户我愿意早期投资;要么商业稳健,有收入有利润,现金流健康,客户关系稳定,扎实前进,其余的就不看了,不想出手。“前述财务投资人坦言。
另一方面,市场参与方之间的沟通越来越直接。没钱的投资人会直接跟FA摊牌自己出不了手;创始人会直接告诉投资人,原业务只占收入的一半,另一半是倒卖产品的收入,你接受,咱们就合作。有点小钱的投资人会直接跟创始人谈一个实在的估值,通常不会太高,能接受就谈,不接受就算了。
整个行业都在祛魅,每个人都明白,那个“拿个ppt就融资”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投土项目”是当前的最优解
“这是市场倒逼下的一种主动选择。”
从退出角度来看,IPO阶段性收紧影响了投资人看项目的偏好。IPO虽然有所放缓,但明确提出支持六大行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拥有核心技术、业绩良好的“硬科技”企业。
按“以退定投”的思路,一级市场的投资倾向必然要向“六大行业”集中。
按照往常惯例,“集中”往往会催生估值泡沫。但值得注意的是,硬科技项目大多属于“小而美”,回报天花板有限,普遍5-10倍,且分布零散,因此撑不起太高的估值。
更何况,市梦率不再,市场开始回归商业本质。经历完前几年泡沫破灭后,投资人逐渐发现,“抬高估值也不一定能赚钱”、“原来投的项目都不是好项目”,这也倒逼投资人重新定义“好项目”的筛选标准。
原本定义的“好项目”,是真正“颠覆式创新”的“明星项目”,但他们少且贵。市场繁荣时,凭借大开大合的投资方式,押注新模式或新技术,还能搏一把高回报。但从概率上看,真正赚到钱的占少数。
倒不如投三五个“小步快跑、渐进式创新”的“土项目”来的划算,毕竟他们才是市场中的大多数。
不是“明星项目”投不起,是“土项目”更有性价比。当市场回归均值,“土项目”是符合当前各方诉求的。
如今的LP渴求稳定的回报。虽然“土项目”的回报不如互联网企业那般疯狂,但主打一个踏实稳定。他们本身现金流营收为正,行业不好可以给自己保底,行业好可以追加融资、卖老股、并购、IPO退出都有保障。
更何况,GP的风险承受力、容错率也在降低,尤其是子弹不充裕的财投。“技术壁垒+盈利,缺一不可”否则投委那关都过不了,毕竟子弹稀缺,宁可不投,不能投错。
就连美元投资人看项目,也开始效仿人民币投资的逻辑。“就算坚持之前美元的投资风格,也赚不到高倍收益了,赚不到钱,大概率后面还会降薪。”一位早期美元基金投资人表示,即便是投AI,也要看那些能跟先进制造相结合的项目。对于只有概念,不落地的项目,目前是“观望+储备”。
最后,“土项目”更划算。他们常年处于水下,市场声量不大,创始人之前接触资本不多,好攻克,投资人能把估值谈到一个好价格。更现实的是,这类项目融资窗口期普遍很短。创始人埋头苦干多年,经历过多轮周期,一旦项目进入爆发阶段,后期很难投进去。
水下和水上项目“估值的账”,投资人还是算得明白的。
听一位AI投资人讲,他最近投了一个“土项目”,搁以前看都不会看,但如今却觉得“真香”。他投了一家城市供热管理系统服务商,通俗讲是用AI控制暖气水管温度,概念勉强算是当下最火的AI与能源的结合,但本质上还是传统生意——靠创始人跟各地方供热单位长年合作关系,稳定拿单,体量不大,但公司现金流、营收都为正。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个例,结果问了周围一圈投资人和FA朋友,发现这已经成了圈内共识。
一位医疗FA也深有同感。他透露,投资人现在只看估值便宜、利润为正的项目,这也倒逼FA迎合投资人的审美,下沉到产业链最隐秘的角落,挖掘那些原本没人愿意触碰的“土项目”。
他分享了手里最火的一个医药中间体项目,可以简单理解为“制成一个小药片,除了有效成分之外,剩下部分材料的制造商”,技术难度不高,但市场需求大且稳定。因为生意传统,利润空间不大,这种项目通常不在VC/PE的射程范围内,本身也能自给自足,不需要外部融资。
如今这种“土项目”反而被投资人集体看上了,甚至fancy的美元投资人也在内。“投资人眼睛都亮了”,前述FA坦言,这个项目之前从来没接触过资本,突然被投资人团团围住,创始人还以为遇上了骗子。
上面说的项目“土”,并非是真的土,而是一种与过往投资审美的“反主流”,是一套在投资范式彻底转变之后,与美元风投时代截然不同的新标准。
这类项目大多不是明星项目,小而分散,属于细分赛道中点对点的投资机会,加上几乎没有对外PR,少有头部大机构加注,但深受垂类小机构的喜爱。
总结下来,这类“土项目”的画像大多如下几个共性,但不限于此:
• 年利润千万级别
• 技术壁垒不高,但有稳定客户,续购率高;
• 回报天花板有限,所处细分赛道规模20-30亿。
• 创始人大多属于埋头苦干的“老黄牛”,很少销售出身,基本都有大厂背景,跨越过至少两波周期;
• 项目的市场声音小,没怎么接触过资本;
• 投资人拼个人圈子挖掘,FA缺席;
• 估值好谈不贵
为了硬要份额,做了3个月免费咨询
有趣的是,上述“土项目”交割,通常靠的不是FA,而是投资人的“软磨硬泡”。
别看“土项目”不起眼,想投进去也不容易。不是因为同行抢项目,而是创始人并不想跟VC分羹。毕竟只是小本生意,小富即安即可,少有主动融资的意愿。
为了“硬要份额”,投资人使尽浑身解数。
“钱”是上牌桌的先决条件。不过前文也提到了,一般看得上这类“土项目”的大多是盘子不大的垂类小机构,所以靠砸钱打动创始人这一招不现实,财务投资人还是讲求性价比,最好能花小钱办大事。
有财务投资人惯用的手段是抱住CVC产投一起攻坚,让产投打前阵,给订单、给资源,,先“教育”一下创始人,建立对资本的信任之后,财投再谈相对容易一些。不过,创始人也不傻,产投能带来订单和资源,合作一下无妨,但财投想拿份额,还是要亮出硬实力做交换。
对于产业话语权相对弱势的财投来讲,认知和信息差是仅剩的突破口。
“我们投一家公司之前,要先把行业扫一遍,行业趋势、通病有哪些、怎么规避,竞争对手的打法是什么,适不适合我们,现阶段的问题是啥,哪些是我能和创始人交流的。”这也需要投资人提供的信息足够有效。
“我们行研的颗粒度越来越越细了,今年投委手都特别紧,既要又要还要,必须把赛道里所有公司都覆盖到,但凡漏掉一家,投委会就认为你工作没到位,否定你的项目以及之前所有的努力,这倒逼着投资人必须足够专业,尽善尽美。”财务投资人感叹,现在赚钱真没之前那么容易了,总归要“回归商业本质”。
因此,财投只能靠“投后服务前置”来打动创始人。“为了求份额,我免费给项目做了3个月企业咨询,帮他梳理行业、财务三大表、市场竞对分析,甚至公司内部高管和员工治理,我都帮他想到了。”
从投资人对“土项目”的付出不难看出,大家变得越来越务实了,俗称“不装了”。
一方面,投资项目标准越来越务实。
“我现在投资逻辑就两个,要么技术创新,团队踏实,蓝海市场,有标杆客户我愿意早期投资;要么商业稳健,有收入有利润,现金流健康,客户关系稳定,扎实前进,其余的就不看了,不想出手。“前述财务投资人坦言。
另一方面,市场参与方之间的沟通越来越直接。没钱的投资人会直接跟FA摊牌自己出不了手;创始人会直接告诉投资人,原业务只占收入的一半,另一半是倒卖产品的收入,你接受,咱们就合作。有点小钱的投资人会直接跟创始人谈一个实在的估值,通常不会太高,能接受就谈,不接受就算了。
整个行业都在祛魅,每个人都明白,那个“拿个ppt就融资”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投土项目”是当前的最优解
“这是市场倒逼下的一种主动选择。”
从退出角度来看,IPO阶段性收紧影响了投资人看项目的偏好。IPO虽然有所放缓,但明确提出支持六大行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拥有核心技术、业绩良好的“硬科技”企业。
按“以退定投”的思路,一级市场的投资倾向必然要向“六大行业”集中。
按照往常惯例,“集中”往往会催生估值泡沫。但值得注意的是,硬科技项目大多属于“小而美”,回报天花板有限,普遍5-10倍,且分布零散,因此撑不起太高的估值。
更何况,市梦率不再,市场开始回归商业本质。经历完前几年泡沫破灭后,投资人逐渐发现,“抬高估值也不一定能赚钱”、“原来投的项目都不是好项目”,这也倒逼投资人重新定义“好项目”的筛选标准。
原本定义的“好项目”,是真正“颠覆式创新”的“明星项目”,但他们少且贵。市场繁荣时,凭借大开大合的投资方式,押注新模式或新技术,还能搏一把高回报。但从概率上看,真正赚到钱的占少数。
倒不如投三五个“小步快跑、渐进式创新”的“土项目”来的划算,毕竟他们才是市场中的大多数。
不是“明星项目”投不起,是“土项目”更有性价比。当市场回归均值,“土项目”是符合当前各方诉求的。
如今的LP渴求稳定的回报。虽然“土项目”的回报不如互联网企业那般疯狂,但主打一个踏实稳定。他们本身现金流营收为正,行业不好可以给自己保底,行业好可以追加融资、卖老股、并购、IPO退出都有保障。
更何况,GP的风险承受力、容错率也在降低,尤其是子弹不充裕的财投。“技术壁垒+盈利,缺一不可”否则投委那关都过不了,毕竟子弹稀缺,宁可不投,不能投错。
就连美元投资人看项目,也开始效仿人民币投资的逻辑。“就算坚持之前美元的投资风格,也赚不到高倍收益了,赚不到钱,大概率后面还会降薪。”一位早期美元基金投资人表示,即便是投AI,也要看那些能跟先进制造相结合的项目。对于只有概念,不落地的项目,目前是“观望+储备”。
最后,“土项目”更划算。他们常年处于水下,市场声量不大,创始人之前接触资本不多,好攻克,投资人能把估值谈到一个好价格。更现实的是,这类项目融资窗口期普遍很短。创始人埋头苦干多年,经历过多轮周期,一旦项目进入爆发阶段,后期很难投进去。
水下和水上项目“估值的账”,投资人还是算得明白的。
版权声明
本文收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