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迎来今年首个IPO,市值133亿
登陆科创板,发行价为15.69元/股,开盘价为21.33元/股,较发行价上涨35.9%,随后股价呈现上涨态势,最高达24.88元/股,对应市值为158.45亿元。截至午间休市,股价为20.86元/股,市值为132.85亿元。
来源:百度股市通截图
成立于1999年的成都华微,是国内少数几家同时承接数字和模拟集成电路国家重大专项的企业,为国内特种集成电路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近年来,在集成电路特别是特种领域产品国产化的大背景下,下游行业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专注于集成电路研发、设计、测试与销售的成都华微在营收上也大受裨益,并于2022年踏上了IPO之路。
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成都华微不仅在集成电路特别是特种领域产品国产化的大背景下,迎来了营收的大幅增长,更是相继吸引了9家股东竞相押注,加速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时至今日,伴随着成都华微高开的上市表现,无疑为2024年的成都企业A股IPO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乘特种领域芯片国产化东风,三年营收17.21亿元
据招股书,成都华微从事特种领域的集成电路产品,主要客户为特种领域的大型集团化客户。
公司采用Fabless 模式,主要负责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晶圆加工与封装由专业的外协厂商完成,其主要产品涵盖 特种数字及模拟集成电路两大领域。
其中,数字集成电路产品包括以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FPGA)为代表的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及微控制器等,模拟集成电路产品包括数据转换(ADC/DAC)、 总线接口、电源管理及放大器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控制、测量等特种领域。
来源:成都华微招股书截图
目前,其核心产品CPLD、 FPGA以及高精度ADC等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020年至2023年1-6月,成都华微营收分别为3.38亿元、5.38亿元、8.45亿元、4.55亿元;同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42亿元、1.62亿元、2.70亿元、1.40亿元。
于2020年至2022年,在特种领域芯片国产化的推动下,成都华微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8.08%。但随着芯片国产化率的逐步提升,下游客户的产品需求增速逐渐放缓,2023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较去年同期上涨 7.58%,增速有所回落。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主要由集成电路产品销售构成,其中收入高增长主要源于逻辑芯片销售收入增长,而该项产品收入也是公司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最大。
来源:成都华微招股书截图
报告期各期,公司逻辑芯片销售收入分别为1.54亿元、2.30亿元、3.28亿元、1.59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5.47%、42.71%、38.83%、35.00%。
同时由于特种领域对集成电路产品在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要求更高,产品存在小批次、多品种等特点,导致产品技术难度大,前期研发投入多,因此呈现出高研发投入及高毛利水平的特点。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76.28%、82.70%、76.13%和 77.75%。
据招股书,IPO前成都华微股东包括中国振华、华大半导体、华微众志、成都风投、华微展飞、中电金投、华微同创、四川国投及华微共融。
其中,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振华,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52.76%。
来自成都,这些IPO蓄势待发
从成都华微打响2024成都IPO第一枪来看,成都A股IPO大军已不容小觑。
W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11月14日,共有47家成都企业登陆A股市场,占成都市上市公司数量比例高达40%。2023年前三季度,成都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4644亿元,占同该市GDP比例近三成。
截至2023年11月14日,共有116家成都企业登陆A股市场(包括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有23家成都企业正处于IPO(首次公开发行股份)排队状态(未包含终止状态公司),仅次于深圳、上海、北京、苏州、杭州、广州,数量位列全国第七位。
其中,拟登陆创业板、科创板的企业合计为14家,占比超六成。拟募资金额超10亿元的8家企业中,有6家企业计划登陆创业板和科创板。
从证监会行业分类来看,23家成都IPO排队企业中,有12家企业集中在制造业,尤其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比超过50%。在拟募资金额超10亿元的8家企业中,有5家属于制造业。
这意味着,于成都而言,其A股后备军的科技创新属性越来越强。
以今天上市的成都华微为例,截至2023年6月30日,共拥有88项境内发明专利以及4项境外发明专利,其中84项应用于目前主营业务。
除成都华微之外,国内主要的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提供商佳驰科技拟登陆科创板、火电行业环保解决方案提供商锐思环保正冲刺北交所、体外诊断企业沃文特赴创业板上市,也均带有科创属性。
另据上交所网站显示,来自成都的华盾防务、四方伟业、锦江电子等多家公司审核状态均更新为“已问询”。
随着成都华微的成功上市,来自成都的他们或正拉开新一年IPO的序幕。
来源:百度股市通截图
成立于1999年的成都华微,是国内少数几家同时承接数字和模拟集成电路国家重大专项的企业,为国内特种集成电路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近年来,在集成电路特别是特种领域产品国产化的大背景下,下游行业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专注于集成电路研发、设计、测试与销售的成都华微在营收上也大受裨益,并于2022年踏上了IPO之路。
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成都华微不仅在集成电路特别是特种领域产品国产化的大背景下,迎来了营收的大幅增长,更是相继吸引了9家股东竞相押注,加速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时至今日,伴随着成都华微高开的上市表现,无疑为2024年的成都企业A股IPO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乘特种领域芯片国产化东风,三年营收17.21亿元
据招股书,成都华微从事特种领域的集成电路产品,主要客户为特种领域的大型集团化客户。
公司采用Fabless 模式,主要负责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晶圆加工与封装由专业的外协厂商完成,其主要产品涵盖 特种数字及模拟集成电路两大领域。
其中,数字集成电路产品包括以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FPGA)为代表的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及微控制器等,模拟集成电路产品包括数据转换(ADC/DAC)、 总线接口、电源管理及放大器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控制、测量等特种领域。
来源:成都华微招股书截图
目前,其核心产品CPLD、 FPGA以及高精度ADC等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020年至2023年1-6月,成都华微营收分别为3.38亿元、5.38亿元、8.45亿元、4.55亿元;同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42亿元、1.62亿元、2.70亿元、1.40亿元。
于2020年至2022年,在特种领域芯片国产化的推动下,成都华微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8.08%。但随着芯片国产化率的逐步提升,下游客户的产品需求增速逐渐放缓,2023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较去年同期上涨 7.58%,增速有所回落。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主要由集成电路产品销售构成,其中收入高增长主要源于逻辑芯片销售收入增长,而该项产品收入也是公司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最大。
来源:成都华微招股书截图
报告期各期,公司逻辑芯片销售收入分别为1.54亿元、2.30亿元、3.28亿元、1.59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5.47%、42.71%、38.83%、35.00%。
同时由于特种领域对集成电路产品在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要求更高,产品存在小批次、多品种等特点,导致产品技术难度大,前期研发投入多,因此呈现出高研发投入及高毛利水平的特点。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76.28%、82.70%、76.13%和 77.75%。
据招股书,IPO前成都华微股东包括中国振华、华大半导体、华微众志、成都风投、华微展飞、中电金投、华微同创、四川国投及华微共融。
其中,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振华,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52.76%。
来自成都,这些IPO蓄势待发
从成都华微打响2024成都IPO第一枪来看,成都A股IPO大军已不容小觑。
W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11月14日,共有47家成都企业登陆A股市场,占成都市上市公司数量比例高达40%。2023年前三季度,成都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4644亿元,占同该市GDP比例近三成。
截至2023年11月14日,共有116家成都企业登陆A股市场(包括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有23家成都企业正处于IPO(首次公开发行股份)排队状态(未包含终止状态公司),仅次于深圳、上海、北京、苏州、杭州、广州,数量位列全国第七位。
其中,拟登陆创业板、科创板的企业合计为14家,占比超六成。拟募资金额超10亿元的8家企业中,有6家企业计划登陆创业板和科创板。
从证监会行业分类来看,23家成都IPO排队企业中,有12家企业集中在制造业,尤其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比超过50%。在拟募资金额超10亿元的8家企业中,有5家属于制造业。
这意味着,于成都而言,其A股后备军的科技创新属性越来越强。
以今天上市的成都华微为例,截至2023年6月30日,共拥有88项境内发明专利以及4项境外发明专利,其中84项应用于目前主营业务。
除成都华微之外,国内主要的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提供商佳驰科技拟登陆科创板、火电行业环保解决方案提供商锐思环保正冲刺北交所、体外诊断企业沃文特赴创业板上市,也均带有科创属性。
另据上交所网站显示,来自成都的华盾防务、四方伟业、锦江电子等多家公司审核状态均更新为“已问询”。
随着成都华微的成功上市,来自成都的他们或正拉开新一年IPO的序幕。
版权声明
本文收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