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缩小的差距,或将成为小折叠普及的关键点

日前有爆料称,小米旗下首款小折叠机型MIX Flip或将采用国产屏,同时具备零感折痕技术。据称,这一技术或是从屏幕材质和铰链等多方面进行优化,例如铰链采取多层结构,在展开之后可托住屏幕,使得折痕处更加平整。此前曾有消息源透露,小米MIX Flip或将会配备由5000万像素大底主摄+直立式长焦组成的徕卡双摄,影像方面有望带来同类机型中更为突出的表现。


在折叠屏手机这种产品形态问世之初,其屏幕折痕问题就曾引发诸多关注,也让外界担心其耐用性和美观度等问题。但作为全新的产品形态,折叠屏机型的屏幕折痕问题实质上也是探索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且如今随着相关技术的逐步成熟,其实质上也已经迎来了大幅的改善。


早期折叠屏机型大多采用的是U形铰链结构,其类似“强行折叠”的工作模式往往就会在屏幕上留下较深的折痕,并且这种折痕还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变得愈发明显。但如今主流折叠屏机型已经普遍换用了水滴型铰链,这种铰链则具备更小的弯折半径,在屏幕弯折区域减少的情况下,展开后的折痕自然也就更窄更浅了。

而通过优化铰链结构,在屏幕展开时为其提供更加稳固的支撑,也为减轻折痕、减轻对用户视觉体验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此外,目前已经几乎成为折叠屏手机标配的UTG特种玻璃,由于其具备韧性和坚固的特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降低屏幕折痕起到了正面作用。

虽然现阶段折叠屏手机的屏幕折痕问题已经有了极大改善,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屏幕折痕或将在后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但这也是由折叠屏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再加上材料、工艺、使用频率等多方面因素造成,所以想要完全消除折痕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苹果方面关于修复屏幕折痕的专利示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有多个厂商在探索降低屏幕折痕对于视觉效果的影响。以苹果为例,在其此前被曝光的相关专利中,就出现了使用特殊铰链设计,配合屏幕覆盖层中的自愈材料的方案。而在小米被曝光的这类专利中,则是通过多组支撑结构在折痕处进行反向支撑,以改善屏幕折痕和凹陷,与前者相比,小米的这个专利在短期内落地的可行性似乎更高。


小米关于降低屏幕折痕影像的专利示意图

对于目前许多选择折叠屏手机的用户来说,其中的关键因素无疑是想要获得有别于传统直板机型的差异化体验。一方面,折叠屏机型由于产品形态的差异,使得其能够实现许多与直板机完全不同的使用场景,例如小折叠的趣味性外屏玩法,大折叠在屏幕展开后的多任务操作等。此外,利用折叠屏手机屏幕翻折特性所实现的多样化影像玩法,也受到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

同时,折叠屏机型在产品形态上的变化,也满足了部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小折叠的体型天生就更小巧,因此对于便携性有更高要求的用户来说,无疑就成为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再加上折叠屏手机相较之下更具科技感的外观,也使得其成为了展示个性的一种方式。


事实上,这些原因在此前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折叠屏手机用户洞察报告》中就有所体现。这份报告中显示,现有用户对于大折叠的观感体验和操作效率更关注,对于小折叠的时尚感和便携性则更加在意。而用户对于折叠屏机型的主要爽点,则在于设计新颖的外观、携带便捷的体验、更大尺寸的屏幕,以及屏幕画质。


虽然目前折叠屏机型在不断进化,但影响更多用户选择这类产品、特别是小折叠的具体原因,则在于其部分功能和体验暂时还无法与同价位的直板机型媲美。

以产品定位而言,折叠屏手机通常已经与旗舰直板机型相当,大折叠甚至较顶级旗舰直板手机更高,但这两种产品在影像能力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的主要因素就在于折叠屏机型由于受到内部空间的限制,现阶段还很难配备诸如大底CMOS或大底潜望式长焦模组。所以为了确保机身重量和厚度,不得不在这一方面有所妥协。

虽然现阶段大折叠正在向着“全能”的方向靠拢,但小折叠在机身体型上由于较前者受限更多,因此如何拉平与同等价位直板机型的差距,也就成为了极大的考验。


在硬件配置上,此前几乎除了三星以外,绝大多数小折叠均没有配备当时的顶级旗舰SoC,导致其与同价位直板机型存在着性能方面的较大差距(甚至可能是代差)。但近期关于小米MIX Flip配置或将拉平这一差距的爆料,也意味着未来可能将有更多同类机型出现,这也有望促使更多消费者选择小折叠。但如何平衡硬件配置、成本等方面的因素,则将成为手机厂商所需要面对的挑战。

除此之外,在如今直板旗舰机型电池容量基本已经达到5000mAh左右的情况下,小折叠受限于机身体型,依旧无配备载更大容量的电池,仍停留在4500mAh以下的水平。这无疑就会促使手机厂商不得不通过限制性能释放等方式来降低功耗,从而平衡续航能力。


此前已多个调研机构的预测显示,折叠屏机型在2024年或将依旧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但受制于其现阶段还相对较小的市场份额,在绝对出货量上这类产品暂时或还难担大任。对于用户来说,折叠屏手机除了有别于直板机型的差异化体验之外,在包括影像、性能等方面与后者差距的不断缩小,也有望使得其不断拉平两者在价格上的差异,并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版权声明

本文收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