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苹果硬件工程副总裁,采访数十人,我们找到了 Mac 40 年生生不息的秘密
Mac 最近度过了 40 周年生日。
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专访了苹果硬件工程副总裁 Kate Bergeron,在深圳和广州的 Ap pleStore 驻守了三天,研读了多份书籍资料。
我想,我们找到了 Mac 历久弥新的答案。
*以下是视频文字版:
这是一本宣传手册,它来自 1984 年。
封面上除了古早的苹果 logo,还有这么一行大字:
在美国 2.35 亿的人口中,只有一小撮人会用电脑。
翻开扉页,你会看到下半句:
如今,Macintosh 应运而生,它属于我们大多数人。
响亮的宣言右侧,是初代 Mac 的模样。请记住它的样子,视频后面,我会带你找出彩蛋。
在这份手册面世后的 40 年里,Mac 的造型在变,处理平台在变,甚至有段时间还被乔布斯改名为 「the Bicycle」自行车,没想到吧?但有件事一直没变,就是人们对 Mac 的喜爱。
相比乐高、可口可乐、Nike 跑鞋,电子世界的迭代极快,Mac 的经久不衰更显不易。苹果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让我们先把视线拉回 40 年前的这张照片。你看出了哪些端倪?
最抢眼的,莫过于屏幕上的 Hello。如今激活新 Mac 的时候,你仍会看见它。
再看初代 Mac 的造型,有没有觉得眼熟?
天才设计师苏珊·卡尔,根据它设计出的 Happy Mac 图标,现在依然活跃在 Mac 里。当你点击访达,就能看见这抹微笑。甚至当你使用 FaceID 付款,它也会跳出来,仿佛在说又买了啥好东西?
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透露了 Mac 历久弥新的第一个原因:产品使命与创造精神的传承。
上世纪 80 年代,一台高端电脑的售价在 2000-5000 美元不等。Mac 团队创始人拉斯金,提出了一个愿景:电脑要像家用电器一样操作简单,并且将屏幕、键盘和电脑本身整合为一体。重要的是,售价仅为 1000 美元。
所以近十年来,每代 MacBook Air 的起售价,都保持在 1000 美元左右。
在研发初代 Mac 时,乔布斯执意去掉风扇,认为风扇的噪音会干扰用户,且有悖于禅意。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样的异想天开,让初代 Mac 获得了「米色烤面包机」的称号。
但乔布斯毕生追求的这一愿景,并未因他离世而被搁置。苹果后续推出的 12 英寸 MacBook、MacBook Air,都采用了无风扇的设计。而且 M 系列芯片到来后,在 Pro 级的 Mac 上,你也很少听到风扇转动的声音。
乔布斯还十分欣赏奔驰汽车线条与细节,认为 Mac 的目标,是打造成引领潮流的艺术品,而非追随潮流。因此 Mac 的外观即便在不断改变,但设计理念一直未变。我们在 Apple Store 问及消费者选择 Mac 的原因时,「好看」这个答案频繁地被提到:
「我觉得就是苹果产品,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它长得比较好看。」
「所以我选它,是因为它很好看,一开始的时候,哈哈哈。 」
「首先是我喜欢 Apple,然后它长得很好看。」
现在,或许你能明白,「传承」一词在 Mac 身上的表现,以及对于 Mac 的意义了。而传承,也离不开 Mac 背后专一的、稳定的团队。
I think having continuity in a lot of the team certainly helps. There are still many people that were around when I started, which is great.我想团队的延续性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许多(20 年前)和我一起开始工作的人,至今仍在团队中,这真的很棒。
现在,让我们再翻回 1984 年的那本手册,扉页的标题,暗藏着 Mac 的第二个杀手锏:为多数人设计。
苹果为贯彻这句话,做了两个行动。
我们先从手册里的这个词讲起—— easy,简单,也就是用户友好。
这一点,从苹果的命名就能看出。最初,乔布斯给公司起名的时候,刚从一个苹果农场回来,他认为 Apple 听上去有趣、有活力、不吓人,能够削弱「电脑」这个词的锐气。
后来,苹果公司干脆直接用 Mac 指代苹果电脑,它脱胎于苹果的一个品种,叫 McIntosh。乔布斯还要求电脑的外形必须富有亲和力,最好像一张人脸。
这在 1984,那个电脑被视为「不祥之物」的年代,有效地拉近了用户的心理距离。
拉近情感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降低用户的上手难度。
还记得前面说的「Hello」界面吗?它可不仅是为了美观而设计的。在当时,苹果的潜台词是:「快看啊,Mac 有独特的图形用户界面,上手很简单」。
这里的历史背景是,当时大多数电脑还在使用命令行界面,用电脑就像写代码,可太难了。
这与 Mac 上简明易懂的图形界面,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正如手册写的那样:只要你会点击,你就会使用 Mac。
这对于苹果意义非凡,以至于你打开屏幕保护程序,还能看到「Hello」你好,以及显眼的「graphy」图形。
简单、友好的特点,在 40 年后的 Mac 身上,依然旗帜鲜明。我们在 Apple Store 驻守期间,看到各种年龄阶段的人,试用或购买 Mac。从几岁的小朋友,到年近 70 的爷爷,横跨各个年龄段,绝不仅仅是我们刻板印象中的年轻人。
在采访中,他们常常提到,用 Mac 不需要了解分区存储,比如 C 盘、D 盘。也没有各种弹窗,不需要装杀毒软件,以及隔三差五地清理系统垃圾,简单省心。
这种省心与用户友好,也体现在平均 5-6 年的换机周期上。小部分采访对象,会更久才换新:
「我现在用的是第二台,型号是 MacBook Air,M2 芯片的 13 寸的,然后我第一台是快 9 年前的。」「这部电脑也用了有将近快十年了哈?对对。最近有在考虑换新吗?能用就不换,哈哈。」「这个我也可以回答,我的上一部 MacBook 是上大学的时候买的,用了快 10 年,去年换的 M1 Pro。」
降低上手门槛,从而老少咸宜,是苹果践行「为多数人设计」的两个行动之一。另一个行动,则起源于乔布斯画的两条线。
1997 年,乔布斯回归苹果后,为 Mac 产品线重新梳理目标。他在白板上画了一横一竖,横线两端是台式与便携,竖线两端是消费级与专业级。乔布斯说,他们的工作就是做四个伟大的产品,每格一个。
时至今日,Mac 家族已经有六款产品,均匀地分布在四象限里,为各种职业群体、各类使用场景,都提供了相应的选项。
Maybe you think about it, or I think a way for me to really easily digest this is that we make it possible for you to use the right device for the right application at any time.也许你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你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设备来完成工作。
吊诡的是,每次有 Mac 新品发布,评测媒体们包括我们自己,都会以渲染视频、3D 建模等创意工作内容,来衡量其性能水平。似乎,Mac 的主要受众,就是创意工作者。
在 Apple Store 待了三天,这个刻板印象被彻底击碎。我们遇到了各种职业的 Mac 用户。除了设计师、影音工作者、开发者,还有一些群体占比显著,比如文职人员、学生、家庭用户、教师和律师。
I would say in the overall set of customer experiences that we"re trying to create, they"re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at.在我们努力打造的产品体验中,创意工作确实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Some people say that the Mac is only suitable for creative professionals. Would it be a misconception? 有些人认为 Mac 只适合创意工作者,这样的观点是不对的?
Absolutely. I think especially when we"re talking about computers like the 13 inch and 15 inch MacBook Air, we think of those as computers for everyone, right? That having that offering in the consumer laptop space means that even more people, especially students that maybe come into apple on an iPad, can then graduate to a laptop.And because the ecosystem works so well together, transition fluidly and be able to move from one platform form to the other really seamlessly.你说的没错,尤其是我们谈到的 13 和 15 英寸的 MacBook Air,它们是面向所有人设计的,对吧?这样的产品在消费级笔记本市场的存在,意味着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可能最初通过 iPad 接触苹果生态系统的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到使用笔记本电脑。而且,由于苹果的整个生态系统协作得如此完美,他们可以轻松地在不同平台之间切换,实现真正的无缝衔接。
Kate 的这个回答,包含了 Mac 经久不衰的第三个原因:产品生态。
采访中,我们发现第一次购买 Mac 的群体里,大部分已有苹果的其他产品,比如 iPhone、iPad。如果你也是,来弹幕扣个 1。
他们有的是因为其他产品体验不错,转而好奇 Mac,拥抱 Mac;有的则是希望体验到完整的生态功能,例如隔空投送、连续互通等等。
多种多样但体验如一的产品线,是苹果几十年来构筑的护城河。iPhone、iPad 产品线,已不觉间反哺 Mac 多年。
在 Apple Store 的那三天,我们从早到晚地观察顾客,观察员工,观察他们交流了什么。在不采访,静静观察的时候,我找到了第四个关键词:服务。
这里不是老生常谈的什么员工很热情,问答很友善,因为在其他品牌的门店,你也能看到,它不是 Mac 的独家竞争力。
走进 Apple Store,你能发现每个产品,间距一致,线缆整齐,甚至 Mac 的开合角度也有被精心设计过。员工也会定时擦拭键盘、屏幕,保持整洁。
这源于苹果前 CEO 马库拉的营销哲学,他强调三个原则:共鸣、专注和灌输。前两个词容易理解,但「灌输」有点晦涩。
马库拉认为,人们确实会以貌取物,如果苹果用潦草马虎的方式来展示产品,顾客就会认为产品也是潦草马虎的。如果以创新、专业的方式展示产品,那么优质的形象就会被灌输到顾客的思想中。
而专业地展示产品,本质上也是一种服务。没人愿意触摸沾染油渍的键盘,特定的开合角度,为不同身高的顾客,取了一个视角的中间值。
另一个独特的服务,是免费且丰富的课程。
在 Mac 课程里,培训师会告诉你如何快速入门 Mac,如何设置 Mac 让其更好用,比如可能你还不知道,设置中打开「三指拖移」,移动窗口或复制文字时更高效。
培训师告诉我们,苹果很欢迎没用过 Mac 的人来上课,店内会备上最新款的 MacBook Pro,供课程里深入体验,帮你做出选购决策。
一位在 Apple Store 工作了 13 年的培训师,说他遇到过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学生。比如有 86 岁的老爷爷,来学习用 Mac 录入自己毕生收藏的唱片和卡带。有一些摄影爱好者,会提前预约课程,然后满心欢喜地分享近期大作。
这是 Apple Store 社区文化的一角,也是乔布斯引以为傲的一点。乔布斯有句话很出圈:
微软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有品位,一点儿都没有。
但后半句知道的人不多:
并不是狭义上的没有品位,而是广义上的,他们没有独到的见解,也不会在产品中注入多少文化……
这也是 Mac 的竞争力之一,用服务塑造文化,这会回馈到产品本身。
And you see people, I"m sure you see it both in the media here in China and then live, like people keep these things a long time.They"re a little bit beat up and warn, but people don"t wanna give them up.So I don"t know too many people who would say they love their PC, but everybody loves their Mac.
我相信你无论是在中国的社交平台,还是现实生活中都能看到,人们长期保留他们的 Mac。尽管有些 Mac 已经有点儿旧了,但人们依然不愿意更换。我几乎没听过,有人会说他们热爱自己的 PC,但几乎每个 Mac 用户都爱他们的设备。
当然,一个产品能够穿越周期,历经 40 年生生不息的原因,是一条视频无法以偏概全的。
但通过这四个关键词,我想你无论是 Mac 用户,还是对 Mac 好奇的朋友,都能进一步地认识 Mac,了解它经久不衰的支撑力。
在与 Kate Bergeron 对话的末尾,我问她 Mac 产品线,未来是否会被 Vision Pro 所取代,她是这样回答的:
And I think about the two platforms really working together, that you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 power of your Mac and, you know, extend your desktop and do some things together that once the customers get the product in their hand, I think they"re gonna realize that those two are very complementary.
我觉得这两个平台真的能够很好地协同工作。你可以发挥 Mac 的强大性能,例如扩展你的桌面,进行各种协作。当用户亲自体验这些产品时,我相信他们会发现这两个平台,是相得益彰的。
这个回答的关键,在于「Power」——性能。
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未来有哪些新型终端出现,只要人们对强大算力有需求,Mac 就会一直存续。而这样的需求,相信还有更多个 40 年。
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专访了苹果硬件工程副总裁 Kate Bergeron,在深圳和广州的 Ap pleStore 驻守了三天,研读了多份书籍资料。
我想,我们找到了 Mac 历久弥新的答案。
*以下是视频文字版:
这是一本宣传手册,它来自 1984 年。
封面上除了古早的苹果 logo,还有这么一行大字:
在美国 2.35 亿的人口中,只有一小撮人会用电脑。
翻开扉页,你会看到下半句:
如今,Macintosh 应运而生,它属于我们大多数人。
响亮的宣言右侧,是初代 Mac 的模样。请记住它的样子,视频后面,我会带你找出彩蛋。
在这份手册面世后的 40 年里,Mac 的造型在变,处理平台在变,甚至有段时间还被乔布斯改名为 「the Bicycle」自行车,没想到吧?但有件事一直没变,就是人们对 Mac 的喜爱。
相比乐高、可口可乐、Nike 跑鞋,电子世界的迭代极快,Mac 的经久不衰更显不易。苹果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让我们先把视线拉回 40 年前的这张照片。你看出了哪些端倪?
最抢眼的,莫过于屏幕上的 Hello。如今激活新 Mac 的时候,你仍会看见它。
再看初代 Mac 的造型,有没有觉得眼熟?
天才设计师苏珊·卡尔,根据它设计出的 Happy Mac 图标,现在依然活跃在 Mac 里。当你点击访达,就能看见这抹微笑。甚至当你使用 FaceID 付款,它也会跳出来,仿佛在说又买了啥好东西?
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透露了 Mac 历久弥新的第一个原因:产品使命与创造精神的传承。
上世纪 80 年代,一台高端电脑的售价在 2000-5000 美元不等。Mac 团队创始人拉斯金,提出了一个愿景:电脑要像家用电器一样操作简单,并且将屏幕、键盘和电脑本身整合为一体。重要的是,售价仅为 1000 美元。
所以近十年来,每代 MacBook Air 的起售价,都保持在 1000 美元左右。
在研发初代 Mac 时,乔布斯执意去掉风扇,认为风扇的噪音会干扰用户,且有悖于禅意。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样的异想天开,让初代 Mac 获得了「米色烤面包机」的称号。
但乔布斯毕生追求的这一愿景,并未因他离世而被搁置。苹果后续推出的 12 英寸 MacBook、MacBook Air,都采用了无风扇的设计。而且 M 系列芯片到来后,在 Pro 级的 Mac 上,你也很少听到风扇转动的声音。
乔布斯还十分欣赏奔驰汽车线条与细节,认为 Mac 的目标,是打造成引领潮流的艺术品,而非追随潮流。因此 Mac 的外观即便在不断改变,但设计理念一直未变。我们在 Apple Store 问及消费者选择 Mac 的原因时,「好看」这个答案频繁地被提到:
「我觉得就是苹果产品,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它长得比较好看。」
「所以我选它,是因为它很好看,一开始的时候,哈哈哈。 」
「首先是我喜欢 Apple,然后它长得很好看。」
现在,或许你能明白,「传承」一词在 Mac 身上的表现,以及对于 Mac 的意义了。而传承,也离不开 Mac 背后专一的、稳定的团队。
I think having continuity in a lot of the team certainly helps. There are still many people that were around when I started, which is great.我想团队的延续性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许多(20 年前)和我一起开始工作的人,至今仍在团队中,这真的很棒。
现在,让我们再翻回 1984 年的那本手册,扉页的标题,暗藏着 Mac 的第二个杀手锏:为多数人设计。
苹果为贯彻这句话,做了两个行动。
我们先从手册里的这个词讲起—— easy,简单,也就是用户友好。
这一点,从苹果的命名就能看出。最初,乔布斯给公司起名的时候,刚从一个苹果农场回来,他认为 Apple 听上去有趣、有活力、不吓人,能够削弱「电脑」这个词的锐气。
后来,苹果公司干脆直接用 Mac 指代苹果电脑,它脱胎于苹果的一个品种,叫 McIntosh。乔布斯还要求电脑的外形必须富有亲和力,最好像一张人脸。
这在 1984,那个电脑被视为「不祥之物」的年代,有效地拉近了用户的心理距离。
拉近情感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降低用户的上手难度。
还记得前面说的「Hello」界面吗?它可不仅是为了美观而设计的。在当时,苹果的潜台词是:「快看啊,Mac 有独特的图形用户界面,上手很简单」。
这里的历史背景是,当时大多数电脑还在使用命令行界面,用电脑就像写代码,可太难了。
这与 Mac 上简明易懂的图形界面,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正如手册写的那样:只要你会点击,你就会使用 Mac。
这对于苹果意义非凡,以至于你打开屏幕保护程序,还能看到「Hello」你好,以及显眼的「graphy」图形。
简单、友好的特点,在 40 年后的 Mac 身上,依然旗帜鲜明。我们在 Apple Store 驻守期间,看到各种年龄阶段的人,试用或购买 Mac。从几岁的小朋友,到年近 70 的爷爷,横跨各个年龄段,绝不仅仅是我们刻板印象中的年轻人。
在采访中,他们常常提到,用 Mac 不需要了解分区存储,比如 C 盘、D 盘。也没有各种弹窗,不需要装杀毒软件,以及隔三差五地清理系统垃圾,简单省心。
这种省心与用户友好,也体现在平均 5-6 年的换机周期上。小部分采访对象,会更久才换新:
「我现在用的是第二台,型号是 MacBook Air,M2 芯片的 13 寸的,然后我第一台是快 9 年前的。」「这部电脑也用了有将近快十年了哈?对对。最近有在考虑换新吗?能用就不换,哈哈。」「这个我也可以回答,我的上一部 MacBook 是上大学的时候买的,用了快 10 年,去年换的 M1 Pro。」
降低上手门槛,从而老少咸宜,是苹果践行「为多数人设计」的两个行动之一。另一个行动,则起源于乔布斯画的两条线。
1997 年,乔布斯回归苹果后,为 Mac 产品线重新梳理目标。他在白板上画了一横一竖,横线两端是台式与便携,竖线两端是消费级与专业级。乔布斯说,他们的工作就是做四个伟大的产品,每格一个。
时至今日,Mac 家族已经有六款产品,均匀地分布在四象限里,为各种职业群体、各类使用场景,都提供了相应的选项。
Maybe you think about it, or I think a way for me to really easily digest this is that we make it possible for you to use the right device for the right application at any time.也许你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你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设备来完成工作。
吊诡的是,每次有 Mac 新品发布,评测媒体们包括我们自己,都会以渲染视频、3D 建模等创意工作内容,来衡量其性能水平。似乎,Mac 的主要受众,就是创意工作者。
在 Apple Store 待了三天,这个刻板印象被彻底击碎。我们遇到了各种职业的 Mac 用户。除了设计师、影音工作者、开发者,还有一些群体占比显著,比如文职人员、学生、家庭用户、教师和律师。
I would say in the overall set of customer experiences that we"re trying to create, they"re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at.在我们努力打造的产品体验中,创意工作确实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Some people say that the Mac is only suitable for creative professionals. Would it be a misconception? 有些人认为 Mac 只适合创意工作者,这样的观点是不对的?
Absolutely. I think especially when we"re talking about computers like the 13 inch and 15 inch MacBook Air, we think of those as computers for everyone, right? That having that offering in the consumer laptop space means that even more people, especially students that maybe come into apple on an iPad, can then graduate to a laptop.And because the ecosystem works so well together, transition fluidly and be able to move from one platform form to the other really seamlessly.你说的没错,尤其是我们谈到的 13 和 15 英寸的 MacBook Air,它们是面向所有人设计的,对吧?这样的产品在消费级笔记本市场的存在,意味着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可能最初通过 iPad 接触苹果生态系统的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到使用笔记本电脑。而且,由于苹果的整个生态系统协作得如此完美,他们可以轻松地在不同平台之间切换,实现真正的无缝衔接。
Kate 的这个回答,包含了 Mac 经久不衰的第三个原因:产品生态。
采访中,我们发现第一次购买 Mac 的群体里,大部分已有苹果的其他产品,比如 iPhone、iPad。如果你也是,来弹幕扣个 1。
他们有的是因为其他产品体验不错,转而好奇 Mac,拥抱 Mac;有的则是希望体验到完整的生态功能,例如隔空投送、连续互通等等。
多种多样但体验如一的产品线,是苹果几十年来构筑的护城河。iPhone、iPad 产品线,已不觉间反哺 Mac 多年。
在 Apple Store 的那三天,我们从早到晚地观察顾客,观察员工,观察他们交流了什么。在不采访,静静观察的时候,我找到了第四个关键词:服务。
这里不是老生常谈的什么员工很热情,问答很友善,因为在其他品牌的门店,你也能看到,它不是 Mac 的独家竞争力。
走进 Apple Store,你能发现每个产品,间距一致,线缆整齐,甚至 Mac 的开合角度也有被精心设计过。员工也会定时擦拭键盘、屏幕,保持整洁。
这源于苹果前 CEO 马库拉的营销哲学,他强调三个原则:共鸣、专注和灌输。前两个词容易理解,但「灌输」有点晦涩。
马库拉认为,人们确实会以貌取物,如果苹果用潦草马虎的方式来展示产品,顾客就会认为产品也是潦草马虎的。如果以创新、专业的方式展示产品,那么优质的形象就会被灌输到顾客的思想中。
而专业地展示产品,本质上也是一种服务。没人愿意触摸沾染油渍的键盘,特定的开合角度,为不同身高的顾客,取了一个视角的中间值。
另一个独特的服务,是免费且丰富的课程。
在 Mac 课程里,培训师会告诉你如何快速入门 Mac,如何设置 Mac 让其更好用,比如可能你还不知道,设置中打开「三指拖移」,移动窗口或复制文字时更高效。
培训师告诉我们,苹果很欢迎没用过 Mac 的人来上课,店内会备上最新款的 MacBook Pro,供课程里深入体验,帮你做出选购决策。
一位在 Apple Store 工作了 13 年的培训师,说他遇到过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学生。比如有 86 岁的老爷爷,来学习用 Mac 录入自己毕生收藏的唱片和卡带。有一些摄影爱好者,会提前预约课程,然后满心欢喜地分享近期大作。
这是 Apple Store 社区文化的一角,也是乔布斯引以为傲的一点。乔布斯有句话很出圈:
微软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有品位,一点儿都没有。
但后半句知道的人不多:
并不是狭义上的没有品位,而是广义上的,他们没有独到的见解,也不会在产品中注入多少文化……
这也是 Mac 的竞争力之一,用服务塑造文化,这会回馈到产品本身。
And you see people, I"m sure you see it both in the media here in China and then live, like people keep these things a long time.They"re a little bit beat up and warn, but people don"t wanna give them up.So I don"t know too many people who would say they love their PC, but everybody loves their Mac.
我相信你无论是在中国的社交平台,还是现实生活中都能看到,人们长期保留他们的 Mac。尽管有些 Mac 已经有点儿旧了,但人们依然不愿意更换。我几乎没听过,有人会说他们热爱自己的 PC,但几乎每个 Mac 用户都爱他们的设备。
当然,一个产品能够穿越周期,历经 40 年生生不息的原因,是一条视频无法以偏概全的。
但通过这四个关键词,我想你无论是 Mac 用户,还是对 Mac 好奇的朋友,都能进一步地认识 Mac,了解它经久不衰的支撑力。
在与 Kate Bergeron 对话的末尾,我问她 Mac 产品线,未来是否会被 Vision Pro 所取代,她是这样回答的:
And I think about the two platforms really working together, that you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 power of your Mac and, you know, extend your desktop and do some things together that once the customers get the product in their hand, I think they"re gonna realize that those two are very complementary.
我觉得这两个平台真的能够很好地协同工作。你可以发挥 Mac 的强大性能,例如扩展你的桌面,进行各种协作。当用户亲自体验这些产品时,我相信他们会发现这两个平台,是相得益彰的。
这个回答的关键,在于「Power」——性能。
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未来有哪些新型终端出现,只要人们对强大算力有需求,Mac 就会一直存续。而这样的需求,相信还有更多个 40 年。
版权声明
本文收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