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科普获国家科技奖,这名外科医生说:我哪怕不吃不喝也看不完所有病人



董健教授义诊中

“想看看写书的医生长什么样子,所以特地来你的门诊。”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候任主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多年来总是记得这句话。这位60多岁的浙江患者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偶然翻到董健写的《专家解答腰椎间盘突出症》如获至宝,因此心心念念,想看看这位“上海专家”的样子。

或许,这正是董健20多年来深耕科普的动力。

“人家外科主任忙手术,你怎么喜欢抽空写科普文章?”

让患者“见其书而感其人”的《专家解答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董健带领团队在诊治数万例腰椎疾病患者的基础上总结写成,2005年一经出版,广受好评。

之后,他们又出版了升级版、补充版,三本书累计发行超过10万册,在诸多同类科普书籍中重印版次及销售量均排第一。这些书还通过董健的网站免费供大众阅读,浏览量近千万。2014年,以这套科普书为基础,董健成了国内第一位因腰突症防治科普工作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医生,至高荣誉,亦是引领行业风气之先。

“人家外科主任忙手术,你怎么喜欢抽空写科普文章?”早在20多年前,当时的中山医院院长杨秉辉教授就这样问董健。原因也简单,因为董健“有话要说,有问必答”。

“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病人慕名来看病,许多问题会写在纸上问我,门诊没时间跟病人细说,担心解释得不清楚,那就利用业余的一切碎片时间做科普呗!”董健笑道。

作为断肢再植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中伟教授的弟子,董健视恩师为偶像,言传身教的影响力镌刻在他的从医自觉中:对每一名病人负责,对每一个生命真诚。

“您这里,就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作为我国脊柱肿瘤外科先行者,董健不止一次听到患者和家属这样含泪诉说。他专攻脊柱外科的“禁区”——全脊柱肿瘤整体切除术。



查房

脊柱前有胸腹主动脉大血管,后有脊髓神经,一不小心,就可能导致患者大出血或半身不遂。如果将肿瘤部分切除或刮除,又容易引起复发转移。因为手术风险极高,以前往往只能选择姑息治疗,患者不得不在瘫痪和剧痛中度过余生。董健立志要攻破“禁区”,一次次革新技术。也因此,更多疑难重症患者慕名而来。

董健开办学习班,推广自己的技术;首开脊柱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MDT)门诊、全国首个脊柱肿瘤综合诊治中心,今年又联合复旦兄弟医院筹备复旦大学脊柱肿瘤研究所。而不论多么忙碌,他始终没有放下一件事,就是科普。

“我就算不吃不喝不睡,也不能把所有病人都看了”

“以前我喜欢游泳,游4000米不在话下,现在我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弹钢琴。读书能让我保持思考,弹琴能让我保持双手灵活、大脑敏捷,只有让自己一直处于最佳反应状态,才能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才能去守护更多有需要的人。”董健说,自己把60%的时间和精力给了临床医疗,20%给教学科研,还有20%必须是医学科普。

作为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上海市健康科普专家库骨科学科召集人,迄今,董健主编出版科普书籍14本、总主编18本,拍摄科普视频30部、微电影2部,撰写科普文章500余篇。

不但自己写,他还将科普融入学科建设,打造“老中青”科普团队,鼓励科里年轻人探索医学科普创新形式。他们拍摄的“骨健康”短视频,浏览量超过5000万人次。“骨骼是墙,成骨细胞负责砌墙,破骨细胞拆墙,骨质疏松症,是这两名‘装修工人’捣鬼……”有趣的比喻让骨科疾病深入浅出地为大众了解。

截至目前,董健及团队创作的科普视频、微电影和纪录片的浏览量近2亿次,荣誉纷至沓来。而对董健来说,科普是一个愿望,一份情怀,甚至已变成一种习惯。

“我记得顾玉东院士说过一句话,要让病人把医生当成朋友。我觉得,通过科普能实现这个目标,让病人信任你、理解你,而不是猜疑、提防,要让病人与医生携手应对疾病挑战。”在董健看来,科普不仅面向百姓,也可以推动政策出台,这是一种更深意义上的科普。2017年,他牵头在中山医院联合成立国内首个中国医学传播智库,2018年,他又领衔成立国内第一家医学科普研究所——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推动科普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和高级职称评价的政策出台。

“我们还面临不少问题,比如很多医生经研究生阶段教育觉得自己水平很高,但和患者沟通时很吃力。”董健说。他联合多方撰写医学科普工具书。今年,他还有一个重大的期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将开设医学科普训练与实践课程。

“做医生,总有那一份热情在的吧,就把这份热情带进科普里!”董健希望带动更多人投身科普,背后道理也很简单,“我就算不吃不喝不睡,也不能把所有病人都看了,把所有手术都做了。但是科普可以抵达更多人,尽可能让更多人能懂得防患于未然,能知道有问题早就诊、早治疗、早康复,从而获得更好的健康生活,这难道不是医者应该做的事吗?”
版权声明

本文收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