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全球观察|王毅时隔七年再访新西兰、澳大利亚,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
3月17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邀对新西兰、澳大利亚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时隔七年中国外长再访新澳。今年是中国和新西兰、澳大利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以此为契机,王毅此访正式拉开中新、中澳两国高层交往的序幕。
谈到中新关系,王毅表示,中新建交以来,双方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彼此包容、聚焦合作、造福人民,不断创造新的合作纪录,使中新关系在中国同发达国家关系中保持领先地位,这是中新关系的重要和独特价值所在。访问期间,王毅同新西兰外长和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
当地时间3月20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堪培拉会见到访的中国外长王毅。王毅表示,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澳关系遇到的障碍逐一得到克服,悬案正在妥善予以解决,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为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动力。中澳关系既然已经回到正轨,明确了前进方向,双方就应坚定向前走,不犹豫、不彷徨、不开倒车,携手开创两国关系更加光明的未来。阿尔巴尼斯表示,澳方欣慰地看到,近两年来,澳中关系重回正确的方向,贸易投资和民间往来重现活跃,不断释放出积极信号并取得重要突破。澳方高度评价中国取得的发展和脱贫成就,愿同中方密切高层交往,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澳中关系不应由差异和分歧来定义,应尽可能寻找双方利益共同点。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期待同两国一道,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加强战略沟通,增进彼此信任,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新、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中国贸促会专家王义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王毅外长时隔七年再访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既是基于维护地区安全,也为了显示中国开放的态度,并致力于升级国家间的自贸协定。他认为,今年中国提出聚焦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先进制造业也给这些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新共创众多“第一”
当前全球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区域合作显得越发重要。今年是中新、中澳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因此在外界看来,王毅此时访问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可谓“恰逢其时”。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方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访在时间上有几个特点:一是全国两会刚结束不久,中国开启新的外交议程;二是为了巩固去年11月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后中澳关系改善的成果,并与澳大利亚外长举行第七轮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以更为机制化的方式进行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另外,中澳、中新经贸合作的加强,对于区域合作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助于减弱区域内的集团化、阵营化态势,消减美国“脱钩断链”的影响。
中国外长此访也给新西兰方面留下极好的印象。新西兰外长彼得斯向媒体表示,与王毅的会谈“非常愉快、非常友好”。
中国向来视新西兰为理性、成熟的合作伙伴。自建交以来,中新创造合作纪录,比如,新西兰是第一个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一个决定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国家。新西兰也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第一个同中国启动双边自贸区谈判并签署自贸协定的发达国家,还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发达国家。两国开创多个“第一”的纪录,可见中新关系的价值和重要性。
近年来,中新两国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这一点从两国屡创高峰的经贸合作就可见一斑。自1972年建交以来,中新双边贸易从700万新元增长到2022年的400多亿新元。经媒体统计,中新贸易额突破200亿新元历时6年,突破300亿新元历时4年,突破400亿新元仅历时3年,可见双边贸易额提升正不断加速。
中国已成为新西兰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截至2023年,中国连续10年成为新西兰第一大贸易伙伴,约占新西兰对外货物和服务出口的30%,中国还连续多年保持新西兰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的地位。与此同时,两国还在进一步发掘经贸新增长点。2016年,中新两国启动了自贸协定升级谈判,旨在进一步减少贸易壁垒,放开服务和货物市场准入。
对此,周方银表示,“2022年正式生效实施的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改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提升两国贸易的便利化程度,双方还承诺在电子商务、环境保护、中小企业和竞争政策等新领域开展合作。”据悉,今年1月1日,中国对进口自新西兰的乳制品全面实行零关税,这标志着中新自贸协定得到完全实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蓝庆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年来中新政治经济关系发展良好,两国互信程度不断增强。中新在经济上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两国相互依赖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强。
从进出口品类来看,新西兰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强劲。新西兰的乳制品、肉类等农产品满足了中国民众对于优质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中国的机电产品与纺织品则是向新西兰出口的大项。对于新西兰这样一个高度依赖自由贸易和海外市场的岛国经济体,地区经济合作对该国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因此,中新签署并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激发地区合作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建立起来之后效果会逐步显现。”王义桅表示,新西兰在农业、生物制药、旅游业和蓝色经济等领域都在南太平洋彰显影响力,因此中新之间将有很多互补的合作空间。
中澳开启外交与战略对话
当地时间3月20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堪培拉会见到访的王毅。
会谈中,阿尔巴尼斯表示,澳方欣慰地看到,近两年来,澳中关系重回正确的方向,贸易投资和民间往来重现活跃,不断释放出积极信号并取得重要突破。澳中关系不应由差异和分歧来定义,应尽可能寻找双方利益共同点。王毅也表示,中方愿同澳方一道,进一步密切高层交往,恢复两国间对话机制,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本着相互尊重态度管控和超越分歧,共同推动构建更加成熟稳定、更加富有成果的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时隔七年,王毅此行的背景是经历了数年震荡的中澳关系逐步回温并走向稳定发展。访澳期间,王毅同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举行第七轮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这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此前,由于中澳关系经历的波折,这一双边对话机制曾被搁置数年。直到2022年12月,王毅同来访的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和澳大利亚第六轮外交与战略对话。
“在此次中澳高层交往中,‘成熟’、‘稳定’是高频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助理研究员林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澳双边关系的发展印证了独立自主外交的价值,澳工党政府试图跳出前政府完全追随美国对华打压的僵硬思维,积极改善对华关系;第二,尽管中澳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有不少差异,但双方合作树立起亚太国家求同存异的合作典范;第三,各领域务实合作也支撑着中澳关系的全面回暖。
自2022年举行第六轮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以来,两国已经建立起长效的高层交往机制,包括1.5轨高级别对话、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和两国商业团组互访。
王义桅曾参与中澳高级别对话会议。他认为,中澳之间的人文交流和工商界互访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澳大利亚以贸易立国,通过加强经商业界的联络有助于加强双边关系。”
蓝庆新也认为,中澳工商业界开启对话,为企业发展搭建了交流平台。虽然中澳在地缘政治上一度存在冲突,但经济界尤其是工商界的往来,能够带来各自所需的经济利益,增加国家之间的福祉,这正是经济利益推动两国政治经济关系发展的典型例子。
此次王毅访澳的另一大看点,就是中澳两国继续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讨论各自的贸易关切。2023年年初以来,澳大利亚的煤炭、原木、大麦、干草等产品已重返中国市场。周方银表示,此前中方解除了多数对澳商品的贸易限制,为中澳关系改善做出了积极姿态。
解除贸易限制的影响也十分显著。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10月,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了31.37万吨大麦,价值6.35亿元人民币。这是同年8月商务部经复审取消对澳大麦“双反”后,中国首月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麦;也是自2020年5月中国对澳大麦实施“双反”3年多以来,首次在海关总署进出口数据库中出现澳大利亚大麦进口记录。目前澳大利亚是中国进口大麦的第二大供应国,仅次于法国。
受访专家认为,中澳经贸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林铎向记者表示,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和逐渐壮大的中产阶级消费市场,以及质优价美的工业产品;澳大利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能矿、资金、技术和资源类产品。双方在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存在着较高的贸易互补性。
“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化石能源、原材料对于作为最大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来说十分重要;而对澳大利亚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无法找到足以替代中国的出口市场。”周方银认为,接下来若是有更多的贸易限制得到解除,将为中澳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氛围,提升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的信心,增强中澳经贸关系的确定性。
近年来中澳贸易额屡创新高,彰显两国双边经贸的强大韧性。澳大利亚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两国货物贸易额约2812.63亿澳元(1澳元约合0.66美元),同比增长8.52%。此外,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既是澳大利亚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也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同时,澳大利亚也已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澳大利亚服务贸易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谈及未来中澳在产业发展上的合作空间,林铎表示,中澳的矿物加工技术较为成熟,产业链条完备,关键矿产合作可以成为中澳合作的新增长点,比如广泛运用于新能源产业的锂矿,以及应用于军工、航天工业、电子产品、新材料行业的稀土矿,都可以成为中澳双边乃至多边合作的新抓手。另外,中澳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也具有较大的合作潜力。
王义桅则称,继续深挖中澳合作的潜力是两国未来努力的方向,“中澳加强合作,有助于周边地区消除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误解,共同应对外界对所谓安全的关切以及分歧,未来两国可以拓宽在绿色基建领域的合作空间。”
版权声明
本文收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