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商为吉林振兴注入新动能
金秋时节,丰收在望,白山黑水,商旅正忙。9月26日至27日,第四届中国新电商大会在吉林长春举办,老工业基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用电商赋能全面振兴的“脉动”,引发与会人士高度关注。
引领传统产业奔向更广阔市场、助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持续拓宽对外开放通道……吉林省持续发展以电商为代表的新经济业态,用“小屏幕”撬动“大市场”,2023年网络零售额突破千亿元,今年1至8月达711.08亿元,黑土地上的众多“吉品”走向全国,奔向世界。
行业专家介绍,新电商是以数据为核心要素,以用户为中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商贸活动的融合创新下衍生的电商新业态。
作为老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多、附加值低,制约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吉林省正在用不断完善的电商产业生态,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在四平市,新电商正在重构传统食品加工产业链。玉米糊、玉米粉、玉米面条……四平玉米电商直播产业园里,终端消费需求数据快速反馈到生产环节,70多家食品工厂开足马力,将玉米加工成受欢迎的“网货”。高品质玉米以前“论吨卖”,如今“论根卖”“论袋卖”,四平玉米主食化产品去年卖出34亿元。
小小屏幕背后,电商拉动着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吉林省出台系列举措培育建成国家和省级电商示范基地、企业182个,推进区域、产业互联互补,带动就业180余万人,辐射上游食品、保健品等多个优势产业。京东等知名企业纷纷入局,仅一个京东“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基地,每年就能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40亿元。
传统产业乘电商“东风”,奔向广阔市场。一汽红旗线上销量占比提升;四平顺邦农机借助直播电商引流,线下销售成倍增长;延边州“延百快到”等传统商业企业的自营电商平台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
长白山人参、吉林大米、延吉泡菜……价优质美的众多“吉品”驶入新电商赛道,走向千家万户。
在吉林省长白山人参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市总部,与日俱增的订单让董事长王淑范异常忙碌:“前几天的一场直播,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白山市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网络主播“薇姐”穿梭不停:“品牌响了,每天能卖500多单,回头客多!”市场里像“薇姐”一样的主播超过3000人。
新电商擦亮了吉林品牌。这几年,吉林省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变,发力打造“吉致吉品”区域品牌认证,建设“吉字号”品牌,建立全省电商品牌产品供应链资源库纳入1000多个品牌,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搭乘新电商快车,更多“吉品”打开市场。记者从吉林省商务厅获悉,人参、鹿产品、黑木耳、吉林大米等产品的全国网络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74.6%、42.3%、32.7%、23.4%,长白山矿泉水、皓月牛肉、辽源袜业等成为地标性网销品牌。
新电商拓展吉林开放新通道
“买全球、卖全球”——地处东北亚区域地理中心的吉林省凭借区位和通道优势,抓住跨境电商新风向,推动长春、吉林、珲春、延吉4个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加快发展。
清晨的珲春口岸一派繁忙,一辆辆货车排队通行,许多货物是国外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的中国商品。不远处的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内,中国消费者也在挑选各国商品。
“跨境直购价格低、物流快,深受国外消费者喜爱。”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改革创新局负责人孙居峰说,“建立完善陆、铁、空三位一体的跨境电商运输体系,大幅提升物流时效。”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商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吉林省推出系列改革举措,从主体培育、人才培养、海外仓共建共享等方面加大支持,开展人才培育和创业孵化,吸引更多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和高端人才安家落户。
去年,吉林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53.2亿元,同比增长88.9%。聚焦“跨境电商+产业带”“跨境电商+中欧班列”发展,全省上线第三方平台、建设独立站等应用跨境电商服务的外贸企业数量5年来接近翻番。
连续举办四届中国新电商大会,吉林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创新,打造更加开放繁荣的数字经济新格局,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
版权声明
本文收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