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发现:地震形成的地表最大破坏位置不一定在震中
1月19日,《科学》(Science)杂志刊发中外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成果,发现地震中形成的地表最大破坏位置不一定出现在震中。
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孟建南和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蒂姆·科斯基(Timothy Kusky)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为蒂姆·科斯基教授和美国地质调查局沃尔特·穆尼(Walter Mooney)教授。
自2017年开始,蒂姆·科斯基教授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特提斯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支持下,在土耳其开展新构造和大地构造演化研究。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东部发生大地震,是该区本世纪以来破坏性最大的地震事件。首震发生后第十天,科斯基研究团队将项目组成员博士生孟建南派达震区,与项目组海外合作者成员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地质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客座教授埃尔丁·博兹库特(Erdin Bozkurt)共同开展震后地质调查。
项目组在地表破裂痕迹被降雨、洪水、灾后重建以及其他震后变形作用破坏之前,对该次地震事件造成死海断层、东安纳托利亚断层的地表位移进行系统实地测量,并选取代表性区域,对地震导致的地表破裂进行厘米级的无人机填图,并以数字地图的形式永久保存。“我们进行了1个月现场考察,将收集到的无人机数据建模处理,相较卫星数据,我们的数字填图精度达到厘米级,是非常及时、高精度的震后地表记录。”孟建南说。
此次地震事件,是在北向运动的阿拉伯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安纳托利亚板块侧向挤出这一构造背景下,死海断层带(DSF)和东安纳托利亚断层带(EAF)两条重要的转换型板块边界及其分支在板块构造运动的背景下共同活动导致的。
地震震中位于死海断层北部尽头的纳尔勒(Narl?)段,震后地表形成2-2.5米的位移。震后24秒钟,破裂向北部传播到应力积聚已达上百年的东安纳托利亚断层,激活了整条东安纳托利亚断层带,导致地表产生长达350千米的破裂带,并引发大量余震。在死海断层纳尔勒(Narl?)段和东安纳托利亚断层交汇处测得的地表位移为6.7米,是整个地震区域实测地表位移的最大值。
研究团队结合本研究开展的实地勘察结果、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震数据和卫星图像数据,发现地表最大位移并不一定出现在地震的震中,与此前普遍认为的“震中为地表破坏最大位置”的观点不同。本次地震事件清晰展示出,地表破坏最大的位置距离震中47.5千米,而地震震中位置未见显著的地表破裂,地震活动与地表破坏程度关系的复杂性,并非简单的距离关系。
研究发现,此次地震事件中,地表最大位移恰好位于断层交汇的位置,破裂通过交汇处沿东安纳托利亚断层继续传播,诱发新的大规模地震活动,该研究对传统观点“断层的交汇处通常会限制破裂地传递”提出挑战。
该研究记录的地表破裂和变形准确位置显示,地震形成的新生破裂和断层不仅会激活一部分先存的薄弱面(先存断层面或岩体接触面等),还会直接切过盆地中央和山脊形成全新的断层。“这对古地震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盆地和山脊也可能有地震记录,常规古地震勘察工作往往会忽略这些地方,这意味着部分古地震事件可能没有被统计。”孟建南说。
团队提出,此项研究及时记录了震后地表的破裂特征,清晰展示其在不同断裂系统中的传播规律,揭示多个转换型板块边界对板块运移的响应和形成灾难型地震事件的具体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地震事件对人类社会的直接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孟建南和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蒂姆·科斯基(Timothy Kusky)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为蒂姆·科斯基教授和美国地质调查局沃尔特·穆尼(Walter Mooney)教授。
自2017年开始,蒂姆·科斯基教授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特提斯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支持下,在土耳其开展新构造和大地构造演化研究。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东部发生大地震,是该区本世纪以来破坏性最大的地震事件。首震发生后第十天,科斯基研究团队将项目组成员博士生孟建南派达震区,与项目组海外合作者成员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地质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客座教授埃尔丁·博兹库特(Erdin Bozkurt)共同开展震后地质调查。
项目组在地表破裂痕迹被降雨、洪水、灾后重建以及其他震后变形作用破坏之前,对该次地震事件造成死海断层、东安纳托利亚断层的地表位移进行系统实地测量,并选取代表性区域,对地震导致的地表破裂进行厘米级的无人机填图,并以数字地图的形式永久保存。“我们进行了1个月现场考察,将收集到的无人机数据建模处理,相较卫星数据,我们的数字填图精度达到厘米级,是非常及时、高精度的震后地表记录。”孟建南说。
此次地震事件,是在北向运动的阿拉伯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安纳托利亚板块侧向挤出这一构造背景下,死海断层带(DSF)和东安纳托利亚断层带(EAF)两条重要的转换型板块边界及其分支在板块构造运动的背景下共同活动导致的。
地震震中位于死海断层北部尽头的纳尔勒(Narl?)段,震后地表形成2-2.5米的位移。震后24秒钟,破裂向北部传播到应力积聚已达上百年的东安纳托利亚断层,激活了整条东安纳托利亚断层带,导致地表产生长达350千米的破裂带,并引发大量余震。在死海断层纳尔勒(Narl?)段和东安纳托利亚断层交汇处测得的地表位移为6.7米,是整个地震区域实测地表位移的最大值。
研究团队结合本研究开展的实地勘察结果、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震数据和卫星图像数据,发现地表最大位移并不一定出现在地震的震中,与此前普遍认为的“震中为地表破坏最大位置”的观点不同。本次地震事件清晰展示出,地表破坏最大的位置距离震中47.5千米,而地震震中位置未见显著的地表破裂,地震活动与地表破坏程度关系的复杂性,并非简单的距离关系。
研究发现,此次地震事件中,地表最大位移恰好位于断层交汇的位置,破裂通过交汇处沿东安纳托利亚断层继续传播,诱发新的大规模地震活动,该研究对传统观点“断层的交汇处通常会限制破裂地传递”提出挑战。
该研究记录的地表破裂和变形准确位置显示,地震形成的新生破裂和断层不仅会激活一部分先存的薄弱面(先存断层面或岩体接触面等),还会直接切过盆地中央和山脊形成全新的断层。“这对古地震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盆地和山脊也可能有地震记录,常规古地震勘察工作往往会忽略这些地方,这意味着部分古地震事件可能没有被统计。”孟建南说。
团队提出,此项研究及时记录了震后地表的破裂特征,清晰展示其在不同断裂系统中的传播规律,揭示多个转换型板块边界对板块运移的响应和形成灾难型地震事件的具体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地震事件对人类社会的直接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版权声明
本文收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